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97
欧洲空间局也在推进“月球引力波天线”(LGWA)计划。在月球两极的永久阴影区,温度可低至-246℃以下,这种极端环境将极大提升探测灵敏度。在陨石坑底部部署一组振动传感器,就可能探测到地球上无法捕捉的远古黑洞等天体产生的引力波。这些突破将为科学家打开观测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在稳楼市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积存金同样面临金价波动风险,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有控制风险的意识,不可盲目巨额集中投入,既要控制积存金在总体资产中的比例,也要选择介入时机避免买在阶段性高点。武泽伟表示,建议投资者秉承长期持有的态度来配置黄金,通过定投方式来摊平投资成本,占比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动态调整。黄金作为一种趋势性的资产,更适合配置而非交易。并且,黄金本身与股债相关性较小,将黄金纳入资产组合可以很好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李小彦提到,该局主动拓展地质服务新领域,在山东率先开展盐穴储能探索和实践,并率先在中国构建起盐穴储能领域“地-井-腔”协同勘查技术体系。在为山东省内重点大型盐穴储能项目建设提供关键支撑的同时,承担了中国首家压缩空气储能商业电站—肥城1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工程建设,助力该储能电站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套重大技术装备。
“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在沪宁两地海关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依托上海海关相关监管系统,通过车辆轨迹、电子地图及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技术,实现货物途中实时远程监控与异常预警,科技赋能强化途中监管,为全国智慧口岸建设提供“长三角样本”。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正以南A中心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南A中心将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的公共服务门户、交流展示窗口、运营管理中枢和资本赋能平台。
美酒是世界共通的语言,也是文明交融的纽带。五粮液以“和美全球行”为桥梁,以美食、美酒、文化、艺术、快闪等方式,创新“和美“文化价值表达,以多元融合的国际化表达诠释名酒价值。
2024年11月起,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携手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新闻网,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组织开展“数爱无疆”数字公益故事征集展播活动,“一个人的学校”入选。
银川5月7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7日从宁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获悉,“五一”假期,银川文旅市场迎来热潮,共接待游客298.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64亿元。
同时,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稳就业、惠民生、助振兴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重要力量。就业促进方面,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新增就业岗位近6,000个,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7.05万个,较2023年增长3.6%。惠民生、助振兴方面,北交所公司通过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太湖雪构建“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养蚕模式向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为农户生产赋能,共同促进蚕桑农业的发展。青矩技术为青海、贵州、西藏等多个省份及自治区数十个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全流程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涵盖乡村规划、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有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
博汇股份被要求补税5亿元,则是因为公司生产的重芳烃衍生品被税务部门认定需要按照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博汇股份对此不认同,最终是否补税、如何补税等仍有待税企双方良性沟通。
“历经三年努力,华润啤酒与扬州大学的合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双方将育种、农业、酿造等环节串联,成功推出首款全国产高品质啤酒‘垦十四’。”据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院长钟俊辉介绍,该产品大麦、啤酒花等原料均为国产,以国产大麦“垦十四”命名,一方面是对呼伦贝尔大草原传统文化品牌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是联动消费者打造品牌,呈现好原料、好产地的表达。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5月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中欧合作新篇章。建交50年来,中欧合作势头向好,前景广阔。